News
专注于集装箱模块化建筑行业的优化创新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山东港口青岛港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
山东港口青岛港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
2023-12-29

山东港口17亿吨,4000万标箱;山东港口青岛港7亿吨,3000万标箱;27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山东省世界级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推进会暨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活动上捷报频传。

“山东港口青岛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实现历史性全新跨越。”12月27日,在山东省世界级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推进会暨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活动上,山东港口青岛港通过视频现场报喜。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奋力践行“三个走在前”的实践答卷;是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推进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新作为新贡献;是立足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对山东港口提速“双一流”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加快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大势之下,在山东港口大力支持、平台赋能下,青岛港抓住机遇,勇担集装箱一体化突破发展重任,充分发挥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作用,坚持“海陆”双向发力,持续构建黄金物流大通道,在服务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全年新增航线20条,航线总数继续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在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连续三年稳居榜首。
立足一体化发展大局,青岛港加快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抢抓大建设黄金期,全年新增码头泊位2个、油罐28个,新增码头设计通过能力70万标准箱,新增油品仓储能力260万立方米,硬件能力进一步提升;提速智慧绿色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建成全国首座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以科技实力助力码头效率提升。
业态创新成为青岛港持续增量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青岛港聚焦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深化与兄弟港口、板块集团融合发展,以多种物流模式服务“新三样”产业链,全力打造“新三样”出口的中国北方示范港;开通首条欧洲生活消费品精品航线;首开菲律宾海外港口保税船加油业务;商品车全面开展国际中转业务;首次开展“保税原油混兑作业+复运出口”业务等,一项项新业务新业态,助力青岛港应对复杂多变的行业形势,实现新突破。
站在7亿吨、3000万标准箱的全新起点,山东港口青岛港将在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提速“双一流”建设、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打造港口领域新质生产力
全国首个国产自动化码头投产
12月27日,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我国自动化码头研发建设领域实现全新突破。
此次投产运营的三期工程位于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建设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产运营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将达2088米,可用岸线1652米,将提升码头堆存能力26%,提升装卸效率6%。
“2013年我们开始着手建设自动化码头,当时规划设计6个泊位,分三期建设,一转眼10年过去了,三期也终于投产,三期码头投产运营后,综合服务效率将提升6%,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更关键的是,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码头领域有了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决方案,也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港口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山东省港口集团首席科学家张连钢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期自动化码头拥有六大自主突破、12项创新攻坚成果,实现了“全国产、全自主”。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拥有六大自主突破、12项创新成果,实现了“全国产、全自主”,打造了港口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应用的成功典范、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运营标准的制定者与引领者。
A-TOS系统焕新升级:码头“智慧大脑”A-TOS系统继续焕新升级。算法再提升,研发了码头全链智能集成资源配置算法,完成计划链·调度链·服务链的智能化升级;研发了智能全要素排序算法,堆场翻箱率降低6%。算力更强劲,实现多维算法异步加速和计算过程动态处理,单服务节点计算效率每秒超百万次,单体千万标准箱级集装箱码头实现“秒级”计算。
研发全新一代水平运输智能控制系统(A-ECS):码头“神经中枢”全新一代A-ECS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不停产升级和运维,全球首次实现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的不停产升级和运维,以年吞吐量千万级标箱集装箱码头为例,每年可增收近千万元。启发式最优路径计算,实现多设备实时感知和多阶段高动态协同控制,码头设备周转时间降低20%,交互时间减少50%以上。
集成创新国产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应用:联合国内厂商自主研发攻关,实现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全国产化。全栈国产化生态建设,形成具备软硬协同、全栈自主的原研生态产品,在信息数据方面有效保障港口数据安全,形成虚拟数据中心的跨物理系统和虚拟机集群的统一监控和管理体系,提高IT运维效率和质量。
集成创新首套全国产自动化电控系统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打破目前规模化的大型集装箱码头设备电控系统主要依赖国外产品的“瓶颈”,实现设备电控系统国产化替代和规模化应用。基础电控硬件全面替代,完成“国产芯片+国产基础软件”为底层的PLC开发,基础电控硬件具备了宽温、三防、强大的电磁兼容和抗震等性能的码头应用条件。基础电控软件全新升级,实现了基于全国产电控系统的港口大型机械设备精准控制与自动运行,形成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一揽子国产化解决方案。国产智能感知系统全面集成创新,实现自动化轨道吊全天候、全流程作业成功率达95%以上。
全球首创自动化轨道吊高效直流供电系统:作为港口大型机械设备的“心脏”,自主研发的低压直流移动供电系统具有供电结构简单、设备自重降低、装机容量降低、馈能利用高效清洁、超高可靠性以及多种新能源直接高效耦合等六大优势,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压交流移动供电模式。构建自动化轨道吊高效直流供电微电网,首次提出港口大型变频驱动设备高效直流供电模式,并构建形成自动化轨道吊源·网·荷一体化直流供电微电网,降低设备自重10余吨,降低设备运行能耗4%以上。研发自动化轨道吊多层级环网冗余智慧供电管控系统,实现单元化微电网间的智能调度、智能降容、快速投切的智能化管理,多层级环网冗余模式下的电力调度更加灵活、设备侧故障对电网影响降低,具备超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项目集成应用过程中,充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以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在实际作业中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跃升。研制国内首款高载荷全功能驱动桥,联合国内厂商合力攻关研制国内首款高载荷全功能干式驱动桥,消除湿式制动器内齿轮油产生的粘滞阻力,能耗下降约10%。其他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攻克一系列关键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应用问题,带动全国产产业链快速发展,助力形成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保障体系。
17亿吨、4000万标准箱
山东港口量级实现全新跨越
作为推进、落实《行动方案》的重要成果,山东港口2023年货物吞吐量超越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越4000万标准箱,以量级的全新跨越,推动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全面提速。
一盘棋、大协同,枢纽功能持续提升:一年来,山东港口全力打好“集装箱一体化突破发展”攻坚战,制定实施集装箱一体化突破发展行动方案,调布局、扩能力、优航线、建通道,不断扩大领先优势。以“青日一体化”为突破口,全年新增航线32条,集装箱增幅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强化陆向市场开拓,全年新增内陆港8个,新增班列8条,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20%,连续八年位居全国港口首位,内陆辐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港口与板块握指成拳、相向发力,联合开航线、畅通道、强链条、提服务,不断开辟增量新空间。
今年1-11月,山东港口完成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长11.4%,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6.3%。铁矿石发力南下进江、北上转水和国际中转分拨三条“增量通道”;铝矾土业务依托中非大通道及铝矾土全程物流优势,提升码头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长24.1%。
强合作、塑优势,服务效能加快释放。山东港口积极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揭牌成立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聚焦“港口服务、链条融合、数字赋能、生态共建”,实施四大行动、16项重点任务,加速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深化与省市商务部门“商务+港口”合作,加强调度督导,助推贸易额回流,助力全省外贸保稳提质。深化与海关等口岸单位合作,签订关港战略合作备忘录,启动“山港一港通”暨“智能转运平台”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等政策落地,优化统一前湾港区口岸作业代码,将关港合作推上新高度。青岛口岸在2023年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综合得分位居榜首,成为唯一获评最高4.5星级口岸。
此外,山东港口还广泛开展外部推介,在船货代、保险、船供油、海外仓、大宗商品集采等领域落地一系列新业务新成果,打造“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港口生态圈,全链条服务优势更加凸显。
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山东港口将深刻领会重大期许、坚定扛牢重大责任、奋力抢抓重大机遇,用盎然向上的发展态势、竞相跨越的经营业绩,持续放大港口战略“棋眼”作用,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